(公元前770年—前476年)
春秋时期,简称春秋,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,“春秋”之名是源自孔子修订的《春秋》。春秋时期周王的势力减弱,诸侯群雄纷争,齐桓公、晋文公、宋襄公、秦穆公、楚庄王相继称霸,史称春秋五霸。
据史书记载,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,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,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,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,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。鲁国朝王三次,聘周四次。
林青霞
-
世人说人生如戏,戏如人生,真实人生这场戏,比虚构的剧情更富有戏剧性。
孔丘(孔子)
-
政者,正也。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
孔丘(孔子)
-
吾与回言终日,不违如愚,退而省其私,亦足以发。回也不愚。
赵宝刚
-
世界上的人除了父母兄弟姐妹,都是萍水相逢才认识的.
赵宝刚
-
什么为什么,是为什么要认识我,是为什么我要对她这么好,是为什么她要走一条别人看似不妥的路,是为什么我会爱上她,是为什么我们相识在一个灯红酒绿的地方,还是为什么她在最美丽的时候,却不能好好去爱。
老子(李耳)
-
天地无人推而自行,日月无人燃而自明,星辰无人列而自序,禽兽无人造而自生,此乃自然为之也,何劳人为乎?
孔丘(孔子)
-
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与比。
曾子(曾参)
-
人静而后安,安而能后定,定而能后慧,慧而能后悟,悟而能后得。
曾子(曾参)
-
一家仁,一国兴仁;一家让,一国兴让;一人贪戾,一国作乱。其机如此。
曾子(曾参)
-
其为父子兄弟足法,而后民法之也.此谓治国,在齐其家.
曾子(曾参)
-
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,上老老,而民兴孝,上长长,而民兴弟,上恤孤,而民不倍。是以君
曾子(曾参)
-
是故言悖而出者,亦悖而入;货悖而入者,亦悖而出。
曾子(曾参)
-
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;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,此以没世不忘也.
曾子(曾参)
-
而一旦豁然贯通焉,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,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.
曾子(曾参)
-
富润屋,德润身,心广体胖.故君子必诚其意.
曾子(曾参)
-
小人闲居为不善,无所不至,见君子而后厌然,掩其不善而著其善。
曾子(曾参)
-
故谚有之曰:"人莫知其子之恶,莫知其苗之硕."此谓身不修,不可以齐其家.
曾子(曾参)
-
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.此谓修身在正其心.
曾子(曾参)
-
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,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,无之.
曾子(曾参)
-
民之所好好之,民之所恶恶之。此之谓民之父母。
曾子(曾参)
-
人之有技,若己有之.人之彦圣,其心好之,不啻若自其口出,实能容之
曾子(曾参)
-
若有一个臣,断断兮,无他技,其心休休焉,其如有容焉.
曾子(曾参)
-
是故君子有大道:必忠信以得之,骄泰以失之.
曾子(曾参)
-
好人之所恶,恶人之所好,是谓拂人之性,灾必逮夫身.
曾子(曾参)
-
生财有大道:生之者众,食之者寡,为之者疾,用之者舒,则财恒足矣!
曾子(曾参)
-
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,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
曾子(曾参)
-
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
曾子(曾参)
-
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。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。
曾子(曾参)
-
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身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。
子思(孔伋)
-
唯天下至诚,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,立天下之大本,知天地之化育。夫焉有所倚?
子思(孔伋)
-
溥博如天;渊泉如渊。见而民莫不敬;言而民莫不信;行而民莫不说。
子思(孔伋)
-
辟如大地之无不持载,无不覆帱,辟如四时之错行,如日月之代明。
子思(孔伋)
-
仲尼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,上律天时,下袭水土。
子思(孔伋)
-
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,行而世为天下法,言而世为天下则。远之则有望,近之则不厌。
子思(孔伋)
-
故君子之道,本诸身,征诸庶民,考诸三王而不缪,建诸天地而不悖,质诸鬼神而无疑,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,知天也;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,知人也。
子思(孔伋)
-
王天下有三重焉,其寡过矣乎!上焉者,虽善无征,无征不信,不信民弗从。下焉者,虽善不尊,不尊不信,不信民弗从。
子思(孔伋)
-
是故居上不骄,为下不倍。国有道其言足以兴,国无道其默足以容。
子思(孔伋)
-
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,致广大而尽精微,极高明而道中庸。温故而知新,敦厚以崇礼。
子思(孔伋)
-
洋洋乎!发育万物,峻极于天。优优大哉!礼仪三百,威仪三千。待其人而后行。
子思(孔伋)
-
今夫水,一勺之多,及其不测,鼋、鼍、蛟、龙、鱼、鳖生焉,货财殖焉。
子思(孔伋)
-
今夫山,一卷石之多,及其广大,草木生之,禽兽居之,宝藏兴焉。
子思(孔伋)
-
今夫地,一撮土之多,及其广厚,载华岳而不重,振河海而不泄,万物载焉。
子思(孔伋)
-
今夫天,斯昭昭之多,及其无穷也,日月星辰系焉,万物覆焉。
子思(孔伋)
-
天地之道,博也,厚也,高也,明也,悠也,久也。
子思(孔伋)
-
博厚,所以载物也;高明,所以覆物也;悠久,所以成物也。
子思(孔伋)
-
故至诚无息,不息则久,久则征,征则悠远,悠远则博厚,博厚则高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