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在后世被尊为圣人,享有至上的尊荣,然而在其所生活的时代,他却是处处碰壁,甚至发出了“知我者其天乎”的感慨。《论语》一书比较集中地记录了很多弟子、时人对孔子的评价,这些评价既有肯定性的,又有否定性的。在否定性的评价当中,有一则尤其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:子路宿于石门。晨门曰:“奚自?”子路曰:“自孔氏。”曰:“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?”。“知其不可而为之”的精神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。
屈平(屈原)
-
百金买骏马,千金买美人;万金买高爵,何处买青春?
孔丘(孔子)
-
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。贫与贱,是人这所恶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恶乎成名?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
孔丘(孔子)
-
君子之仕也,行其义也。道之不行,已知之矣。
司马迁
-
夫子之道至大,故天下莫能容。虽然,夫子推而行之,不容何病,不容然后见君子!夫道之不修也,是吾丑也。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,是有国者之丑也。不容何病,不容然后见君子!
孔丘(孔子)
-
文王既没,文不在兹乎?天之将丧斯文也,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;天之未丧斯文也,匡人其如予何?
司马迁
-
《诗》云‘匪兕匪虎,率彼旷野’。吾道非邪?吾何为于此?
文天祥
-
五月五日午,赠我一枝艾。故人不可见,新知万里外。
孔丘(孔子)
-
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。不患莫己知,求为可知也。
周培源
-
独立思考,实事求是,锲而不舍,以勤补拙。
朱熹
-
少年易老学难成,一寸光阴不可轻。未觉池塘春草梦,阶前梧叶已秋声。
朱熹
-
心,生道也。有是心,斯具是形以生。恻隐之心,人之生道也。
朱熹
-
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,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。
孔丘(孔子)
-
政者,正也。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
屈平(屈原)
-
尺有所短;寸有所长。物有所不足;智有所不明。
荀子(荀况)
-
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;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
俞敏洪
-
年纪大了,人们看重不再是外表,不是你帅不帅,而是看你的内心的魅力:你的气魄、气概。
文天祥
-
苦遭逢起一经,干戈寥落四周星。 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 惶恐滩头说惶恐,零丁洋里叹零丁。 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
文天祥
-
辛苦遭逢起一经,干戈寥落四周星。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惶恐滩头说惶恐,零丁洋里叹零丁。人生自古谁无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。
司马迁
-
仁者爱万物,而智者备祸于未形,不仁不智,何以为国?
孔丘(孔子)
-
二三子,以我为隐乎?吾无隐乎尔,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,是丘也。
孔丘(孔子)
-
盖有不知而作之者,我无是也。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,多见而识之,知之次也。
孔丘(孔子)
-
我未见好仁者,恶不仁者。好仁者无以尚之,恶不仁者其为仁矣,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。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,我未见力不足者。盖有之矣,我未之见也。
孔丘(孔子)
-
善人,吾不得而见之矣,得见有恒者,斯可矣。亡而为有,虚而为盈,约而为泰,难乎有恒矣。
司马迁
-
貌言华也,至言实也,苦言药也,甘言疾也。
孔丘(孔子)
-
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。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。因不失其亲,亦可宗也。
孔丘(孔子)
-
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斯为美。小大由之,有所不行。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
孔丘(孔子)
-
君子无所争。必也射乎!揖让而升,下而饮,其争也君子。
孔丘(孔子)
-
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
孔丘(孔子)
-
一个人心术要正,行为要端。人之生也直,罔之生也幸而免。
孔丘(孔子)
-
“色难。有事,弟子服其劳,有酒食,先生馔,曾是以为孝乎?”
孔丘(孔子)
-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
孔丘(孔子)
-
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闻义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忧也。
孔丘(孔子)
-
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。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。可谓好学也已。
司马迁
-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。
孔丘(孔子)
-
或曰:“以德报怨”。子曰:“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”
孔丘(孔子)
-
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也。往而不可追者,年也;去而不可见者,亲也。
司马迁
-
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;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
司马迁
-
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