鼠在十二生肖属于首位,与十二地支中配属“子”,晚上11时至第二天1时(即”子时“),这时老鼠胆量最壮,活动最频繁。所以,子时同鼠搭配。故一天十二时辰中之“子时”--晚上十至凌晨一点,又称“鼠时”。鼠的嗅觉灵敏,胆小多疑,警惕性高,人们还常用“比老鼠还精”来形容某人的精明机灵。加上它的身体十分灵巧,它的机灵和性能通灵方面,使得民间认为鼠性通灵,能预知吉凶灾祸。鼠的繁殖力强,成活率高,也是生命力强的象征。鼠生就一副小巧玲珑的体态,喜欢上窜下跳,是无法与“大”字联在一起的。就鼠的喻义而言,总与微不足道,无须挂齿连在一起。
牛,在十二生肖中居次位,与十二地支配属“丑”,凌晨1-3时(即“丑时”),这时牛吃足了草,“倒嚼”最细、最舒适,于是丑时属牛。故一天十二时辰中的“丑时”--夜间一点至三点又“牛时”。易卦为“坤为子母牛”。牛在十二生肖中,是体积最大的,所以人们在生活中常以“牛”寓多或大。在中国经常会强调牛劲,要有些牛的精神,牛还有献身精神。古人认为牛拥有“五行”中土属性和水属性的神力,是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的象征。牛在中国文化中是勤劳的象征,在西方文化中则是财富的象征,牛的活动亦象征生产与增值,故股票价格持续上升称为“牛市”。生肖牛一直给人的印象就是忠诚、正直、勤奋,一生总是碌碌无闻的。
虎为十二生肖之一,又称“大虫”,排行第三, 12个地支符号“寅”相配合来纪年,凌晨3-5时即为“寅时”,又称“虎时”。虎者,百兽之王,是勇猛与力量的象征,为镇宅辟邪之灵物。虎在民间习俗中被尊崇为瑞兽。虎与“福”、“富”谐音,寓意福运临门,富贵盈门。相传财神赵公明得富贵时有神虎相伴。虎置于室内阳水旺处,可乘天运,福财两旺;置于座椅后案几之上,可镇基业,遇事有贵人相助。中国人崇敬猛虎的威风八面,很早就形成了对虎图腾的崇拜。早在“仰韶文化”时代,龙虎图案便代表了力量与尊贵。自汉代以后虎一直成为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,而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,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,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观念。
兔为十二生肖之一,排行第四,与十二地支配属“卯”,清晨5—7时(即“卯时”),太阳还未出,月亮未隐退完全,玉兔是月亮代称,是月宫神话中唯一的动物,于是卯时属兔,又称“兔时”。“兔”在中国是一个美好的字眼,是月亮的象征,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希望,能够引起奇妙的联想,具有善、美、祥和的寓意。同时它也有负面意义,象征胆小者、逃逸者、受难者、走投无路者和狡猾等。兔子在民间故事中,常扮演机智胜利的角色,是机敏的象征。灵巧的兔子会跃过道路上的障碍,并能以极其卓越的能力从灾难中恢复过来。不管别人把兔子抛起多高,兔子总能双脚着地规避受伤的危险。
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8的年份,是龙年。在龙年出生的人,就是生肖龙,凌晨7-9时即为“辰时”,又称“龙时”。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,其与白虎、朱雀、玄武一起并称“四神兽”。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,龙是一种神异动物,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。具体是哪九种动物有争议。一直以来,公认龙的起源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,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。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,能细能巨,能短能长。春分登天,秋分潜渊,呼风唤雨,无所不能。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了龙的形象。龙是神圣、吉祥、吉庆之物,是英勇、尊贵、威武的象征。古老的祥瑞之神物—龙,如今已成为中华民族团结、向上、奋斗的象征。
蛇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六,与十二地支中配属“巳”,上午9-11时(即“巳时”),据说这时候的蛇不会伤人,也不在行走的路上游荡,多隐蔽在草丛中,于是,巳时属于蛇,又称“蛇时”。蛇,阴险冷漠,狡猾,神秘莫测,因没有脚却可以爬行,往往来无影去无踪。在中国文化中,蛇和龟是长寿的象征,因蛇有很强的再生能力。蛇象征追求爱情和幸福,这体现在民间传统故事《白蛇传》。蛇是幸运、吉祥和幸福的象征,人们把蛇分为家蛇和野蛇,有些地方认为家里有了家蛇是吉兆,也是国家和权威的象征。蛇,又象征财富,蛇有自己的地下王国,里面有无数宝藏,所以想发财致富的人必须到“蛇庙”中虔诚祈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