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增,字子益,又字无减、子能,别号而庵、梅鹤诗人。江南长洲人。明崇祯间诸生。
能诗文,工书画。崇祯八年,秋访钱谦益,少作《芳草诗》三十首深为牧斋所叹赏,由是才名鹊起。不幸年甫及壮即患风痹,足不能行,偶尔以篮舆往来江浙间,其他时间在家读书、写作、编书。他的诗文作品后来编为《九诰堂全集》,有抄本藏湖北省图书馆。从集前所列二十六篇名流序跋和一册赠诗可知,作者交游极广,是清初很有影响的诗人,同时也是有名的批评家。“时子能方逾弱冠,前辈如黄若木、陈玉立、陆履长诸公刻诗,皆属其为序”,足见声望非同一般。他曾感叹:“今天下非无诗也,无选诗之人;非无选诗之人,而无知诗之人;又非无知诗之人,而无平心论诗之人。嗟乎,今之人即周秦汉魏六朝四唐之人也,其诗又何必非周秦汉魏六朝四唐之诗也。少陵云不薄今人爱古人,则今人果可尽非耶?”。所以他不仅撰写了大量批评当代诗歌的序言和题跋,还编有《诗表》和《元气集》两个专收时贤之作的选本。这是清代编本朝诗选的前驱,其舅氏黄翼圣说:“戊寅(崇祯十一年,1638)选《诗表》。时未有选诗者,自子能始。人为之奔趋,远近邮筒寄诗,几充栋。所选二卷,人皆有志节者。”此外,他还像金圣叹那样用“说”的方式来批评诗歌,据周亮工《题而庵先生小像》序记载,他曾说过周亮工诗。当然,他用力最深的还是说唐诗。
收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