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振宁,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,20世纪物理学大师,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,时持旧中国(中华民国)护照,为中国国籍。原籍安徽凤阳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,1944年在西南联合大学(清华大学研究院物理研究所)研究生毕业,1945年考取清华大学庚子赔款赴美留学,在芝加哥大学深造,获博士学位。历任芝加哥大学讲师、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研究员、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,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、美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央研究院院士、俄罗斯科学院院士、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、巴西科学院院士、 委内瑞拉科学院院士、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、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等。 与李政道合作,提出“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”,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。在粒子物理学方面,他最杰出的贡献是1954年与密耳斯共同提出的“杨--密耳斯场理论”,开辟了非阿贝尔规范场的新研究领域,为包括电弱统一理论、量子色动力学理论、大统一理论、引力场的规范理论等现代规范场理论打下了坚实基础。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,大大促进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研究。在粒子物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。1967年提出了一个方程,后来巴克斯特也讨论了此方程之其他意义,世称“杨-巴克斯特方程”。在统计物理学、凝聚态物理学、量子场论、数学物理学等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。
收起